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生命五大系統所需的食物


神經、血管、細胞、內分泌、免疫系統

同時照顧 (補充) 才可以維持健康


一、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可以說是身體的情報處理系統
負責掌管知識活動 (如思考、判斷)
人體生命活動 (如呼吸、心跳)、走路、跑步等運動。
這個情報系統可分為由腦與脊髓組成的中樞神經,以及和中樞神經相連遍及全身的末梢神經

末梢神經包含從腦部延伸出來的腦神經,以及從脊髓延伸出來的脊髓神經,此外還可依情報的傳遞種類分類體神經自律神經

體神經分為感覺神經、運動神經。。

自律神經則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神經系統運作不良或阻斷,則生命運作將面臨殘缺或死亡 (臟腑受損或肢體殘障)

對神經有助益的食物:

黑種草、薑黃素、檞皮素、黑醋栗、蘆薈、白藜蘆醇、諾麗果、枸杞、巴西莓、藍莓、綠茶、山竹果、石榴、Omega3、葡萄籽、雷公根、鼠尾草種籽油、亞麻籽油

二、血管

血管分為 (大、中、小) 動脈,負責輸送 (氧氣、營養、免疫、內分泌等) 透過微血管壁通透性交由細胞使用,及 (大、中、小) 靜脈,輸送由微細血管壁通透性回收的細胞 (廢棄物、廢水、二氧化碳)

微細血管是細胞生命的開關,微血管壁通透性決定細胞的生命及健康與否

提升微血管壁功能的食物:檞皮素、黑醋栗、蘆薈

幫助循環:黑種草、薑黃素、枸杞、巴西莓、藍莓、綠茶、山竹果、石榴、Omega3、葡萄籽、雷公根、亞麻籽油


三、細胞

細胞是生命的基礎零件,生命週期 8 小時至 120 天,因此細胞代謝再生週期若正常,四個月全身細胞更新一次,組織器官就會保持青春不老,預防病痛。

促進細胞代謝再生的食物:蘆薈、白藜蘆醇、諾麗果、巴西莓、亞麻籽油

四、內分泌

內分泌與神經系統維持身體的平衡,因此維持內分泌的正常分泌及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才可提升生命的品質。例如:睡眠、更年期、抗壓、快樂:等。

幫助內分泌的食物:黑種草、白藜蘆醇、諾麗果、石榴、Omega3、葡萄籽、雷公根、鼠尾草油、亞麻籽油

五、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三大工作:

1. 清除垃報
2. 對抗細菌病毒
3. 當飢餓時可以將身體囤積的物質再利用

調節免疫系統的食物:黑種草、薑黃素、檞皮素、蘆薈、白藜蘆薈、諾麗果、枸杞、巴西莓、藍莓、綠茶、山竹果、石榴、Omega3、葡萄籽、雷公根、鼠尾草油、亞麻籽油

人體的孕育成形


受精卵

子宮著床 5~6 天分化成胎盤與胎兒 (胚胎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

幾乎可製造全身 60 兆細胞,提供細胞代謝再生,更新人體全身組織器官,因此若可運用胚胎幹細胞,即可更新全身組織器官,逆轉疾病恢復青春。

細胞

全身約 60 兆細胞,因應不同的功能出現不同的大小及形狀,相同功能的細胞聚集形成組織器官,是人體組織器官基礎零件,因此,細胞更新、組織器官就更新,人體約 4  個月全身細胞更新一次,確保組織器官正常運作 (更新不良就退化病變)

組織

由細胞和細胞間質構成,區分:上皮組織、支持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等
細胞間質:填補細胞與細胞間空隙的物質。包括:「膠原、彈力、網狀」維纖

器官

各種組織聚集合力擁有一定的機能,區分:心、肝、脾、肺、腎、骨、腸:等

系統

數個器官聚集形成系統。區分:骨骼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叫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肌肉系統、感覺系統

所有系統集體分工合作形成人體,因此細胞運作正常,就可維持健康延年益壽

了解細胞的生命週期及細胞五大工程,確保細胞運作正常,就可常保青春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微細血管碧生命的開關


免疫兩大功能:
1. 對抗細菌、病毒
2. 清除體內堆積物

當科學的發現已超過醫學的認知,我們對人體的認知也必須調整步伐,科學大發現:
  1. 皮膚毛囊幹細胞最接近胚胎幹細胞,幾可再生全身所有組織器宮的細胞,青春永駐
  2. 科學新發展,讓豬的身上長出人的器官。培養皿上利用皮膚細胞長大腦
  3. 吃飽吃撐細胞就產生發炎現象,長期發炎就是癌症的風險,適度的飢餓有益健康
  4. 限制食量飲食可延年益壽,限制熱量飲食則好壞參半
  5. 細胞之間彼此會傳達訊息,因此好的意念有助健康,多與細胞說好話
  6. 每個細胞都有自已的羅盤,知道自已該做什麼,你想要的不一定是細胞需要的
  7. 吃苦有益免疫,吃甜不利免疫,女性分泌的血清素遠低於男性 52 %,易有憂鬱
  8. 每個細胞都會分泌酵素,酵素是否該補充? 體內自有益菌叢,外來菌叢是否破壞?
  9. 全球各大藥廠都在想方法克服藥物如何滲透出微血管壁送達患處細胞,未能突破?
  10. 從科學研究的種種發現,要健康延年益壽,還是要依賴自己每日良好的生活習慣!

缺氧是致病主因,所有慢性疾病,你我都在呼叫,為何會缺氧?

我們所吃的食物都要經過氧氣的催化成為身體的能量,錯誤的營養食品是否更耗氧?

要健康首要解決的應該是缺氧的問題,缺氧是體內微細血管壁栓塞造成,越吃越塞。

缺氧是致病的主因

包含:糖尿病、高血壓、高血魯、癌症、血栓、憂鬱症、失智症…世界七大慢性疾病

缺氧主因:末梢微細循環栓塞

改善末梢微循環:非口服藥物或是侵入式針劑

生命五大系統所需的食物

養成生活 12 大好習慣


1. 少量多元化的飲食習慣,少吃勝過於進補:

研究報告顯示吃飽吃撐,細胞容易發炎,而發炎是癌化的前奏。
少量多元的飲食減少氧氣的消耗,吃的少體內含氧量就較充足。

2. 調整作息習慣

規律的生活作息,體內的生理時鐘才不會紊亂,造成臟腑不平衡。

3. 調整呼吸習慣

時時刻刻深呼吸,提高體中含氧量,活化細胞促進代謝率。

4. 調整沐浴習慣

人在母體內活在羊水中,人體是依賴血液滋養全身細胞,但血液的配置
75% 靜脈血:回收細胞廢棄物,經由微血管及汗線、毛孔排出體外
20% 動脈血:輸送營養、氧氣…等給細胞使用
因此全身上下堆積廢棄物,經由每天泡溫水澡 20 分鐘,才可較完整代謝  75% 靜脈血的廢棄物,創造含養氧量充足的體內環境

5. 調整喝水習慣

血液中 90% 以上是水,少量多次喝水,時時保持喝水的習慣,可以改善血液的品質同時可改善細胞間液 (體液) 的品質。

6. 調整睡眠習慣

充足 (6 小時以上) 而規律的睡眠,可以穩定神經系統。充足的睡眠可讓腦細胞去除負面情緒,提升正面能量。

7. 調整運動習慣

讓運動變成活動,加速血液循環的運動盡量減少,血液循環太快不利身體的氧氣、二氧化碳,營養及廢棄物的交換,所以多做伸展、散步、有氧、太極、練氣功…等慢速活動。慢活促進健康,急性子易傷身。

8. 每月至少一次赤腳踩土地

釋放負能量及不好的磁場,提升身體的正向磁場。

9. 每天曬 20 分鐘太陽

除濕殺菌,讓皮膚生產維他命 D,可調理全身基因及疾病。

10. 多聽輕音樂

樂可促進神經叢增長,提升腦部功能。

11. 跟自己 60 兆細胞說說話

我們的細胞陪伴我們一輩子,而我們卻因為自已的慾朢與無知,經常性的讓他受到傷害,日積月累傷到了器宮引起了病變,還不知改變善待他。每天應該跟細胞說:

謝謝你,我愛你。

12. 提升身體的代謝率,全身最大的代謝器官是皮膚,因此維持皮膚的年輕可促進身體代謝率的提升,減輕身體的負擔。

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運動過量 產生大量自由基加速身體老化

出處

運動過量

的其中一大危害是體內產生較多的皮質醇,可使免疫系統受抑制、肌肉和其它組織的修復能力能力大降低,變得易感冒、易受傷。更大的危害是產生大量自由基,它是造成身體「過氧化」的幕後黑手,會加速身體老化。




為什麼不要運動過量?

劇烈運動後人體免疫力降低,需要經過24小時以後才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機體免疫力降低,當遇到病菌、病毒侵襲時容易生病,如感冒、 肺炎、胃腸道感染性疾病等。因此,體育鍛鍊要講究適當,以鍛鍊後精神飽滿、不感到疲勞為標準。

跑步為什麼會增加自由基

人體運動時對氧的攝取和消耗都會增加,體內發生的氧化供能反應增強,體內自由基也將成比例增加。有人發現,運動到精疲力竭後體內自由基產生增加2-3倍。同時, 大強度運動也消耗機體的抗氧化物質(維生素 C、維生素E等),從而降低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這兩方面作用結合到一起,使體內自由基增加,尤其是急性大量大強度運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