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分享經濟是兼顧資源永續和經濟重分配的最佳解


《紐約時報》說:「Trips讓他們要從全球最大的旅館,變成全球最大的旅行社!」

Airbnb 的下一步是什麼?
台灣在他們的策略版圖中又扮演什麼角色? 

全球最大的旅館集團是誰?答案是一間房都沒有的 Airbnb! 


從 2008 年 Airbnb 創業團隊將自己在舊金山公寓的床墊出租開始,至今已在全球超過 191 個國家、3 萬 4 千個城市中,提供超過 200 萬個房間。

相較之下

萬豪國際(Marriott International)在 2016 年收購了喜達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國際集團(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變成全球最大的傳統連鎖飯店集團後,旗下囊括萬豪、麗池卡爾頓(Ritz Carlton)、威斯汀(Westin)、W Hotel等知名品牌,但總房數也「不過」才 110 萬間,遠遠落後於 Airbnb。 

2014年被美國《 Inc.》雜誌評選為年度風雲企業的 Airbnb,是近年來最夯的平台經濟領航者。

自2008年到去年底,入住人數已經超過 1 億 4 千萬次,光 2015 年度就高達 4 千萬次,超過前三大旅館集團的入住次數總和。根據《彭博》(Bloomberg)去年 8 月的報導,尚未上市的 Airbnb,市值已高達 300 億美元,比萬豪國際當時的市值還多出 100 多億美元。 「人們真的非常喜歡分享經濟,既容易,又相對便宜,還能把彼此連結起來,同時也符合永續發展的價值觀,」

Airbnb 全球副總裁暨公共事務負責人克里斯.勒漢(Chris Lehane)在接受《Cheers》雜誌獨家專訪時,指出 Airbnb 急速成長的關鍵因素。 Airbnb 的崛起,反映出世界過去數年經歷的重大轉變。一來是從小在網路環境中長大的千禧世代興起,他們習慣透過網路連結,也熱衷追求不同體驗。 再者,氣候變遷與地球暖化,讓大眾更加重視永續議題,利用網路分享閒置資源不僅便利,更有其必要性。 另一方面,全球化造成工作外移與機器人取代人工的趨勢,讓中產階級愈來愈凋零,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讓一般人更需要有額外的收入來源。 

「這些趨勢匯聚在一起,加上 2008 年金融海嘯倏然席捲而來,引爆分享經濟的狂潮,」勒漢分析。 基於這樣的串聯理念,Airbnb 在 2016 年 11 月推出全新服務 Trips,讓在地居民規劃、販售客製化的體驗行程給遊客,從幾小時的手作課程,到三天兩夜的爬山露營行程都有。換句話說,透過Airbnb,屋主分享不只是自己的房子,還有體驗。 Trips 初期先在全球 12 個城市推出(包含倫敦、巴黎、邁阿密、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底特律、哈瓦那、開普敦、奈洛比、東京、首爾),預計今年將擴大到其他城市。Airbnb 甚至不排除未來陸續將訂房、租車、餐廳等都納入服務,變成旅遊統包的平台。

「Trips 讓他們要從全球最大的旅館,變成全球最大的旅行社!」《紐約時報》分析。 不過,就跟 Uber  一樣,Airbnb  的新興模式也不無爭議。一來,它提供的房間缺乏安全標準與服務規範,往往也沒有繳稅。許多反對者更指責 Airbnb 讓屋主投入利潤較豐的短租市場,讓住房本就不敷需求的大城市,更難找到廉價房子。 有些城市決定擁抱潮流,與其禁止或罰款,不如走向合法化,針對屋主登記、繳稅等問題訂定新法令,例如芝加哥與費城。

2016 年,Airbnb 在台灣也跟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簽下合作意向書,共同推動花蓮的觀光業。但當然,設下重重門檻甚或禁止的地區也所在多有。 所有創新典範,似乎總難避免舊勢力的反對。當趨勢推動世界前進時,究竟要奮力抗拒,還是順勢改變? 「每當社會經歷轉型時,總會出現摩擦。如果回顧歷史,在 1880 與 1890 年代,當電力網絡開始發展時,當時的煤氣燈大亨強力反對電燈,有人擔心用電燈泡的路燈會影響社區,政府想用規範煤氣燈的法律來管理這個新科技……聽起來有些似曾相識嗎?」勒漢指出歷史殷鑒,不能與時俱進的觀念與做法,或許最終只會淪為過時遺跡。

分享經濟是兼顧資源永續和經濟重分配的最佳解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00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